首页 > 要闻 > 正文

传承优秀家训,树立良好家风

发表时间:2022-04-04 14:55 来源: 责任编辑: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也是中华民族的祭祖节日,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以祭祖扫墓为主,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晋代陆机有诗写道:“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zhuó)秽(huì)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fú)禊(xì)、踏青的生动写照。
  清明祭祖(拜清)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拜清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追念先人功德、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祭祀祖先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现代清明节要文明祭祀,不放鞭炮,注意防火。
  立家训 树家风
  家庭开展家训六项活动:立家训、亮家训、学家训、说家训、行家训、树家风。
  立家训,就是订立自己家庭的家训家规,可用本家族家训的已有条文,也可修改完善,也可重新订立。
  亮家训,就是亮出展示家训,把家训条文展示在家中显眼位置墙上,便于观看诵读,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学家训,就是学习家训条文,理解内容含义,内化于心,升华心境。
  说家训,就是传说家训,把家训说给家人、族人、亲戚及其他人,营造正能量社会舆论。
  行家训,就是践行家训,把家训外化于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按家训要求去做,按家训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按家    训要求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有益的事。
  树家风,就是树立良好的家庭风气,使家庭全体成员践行家训得到社会的好评。成为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幸福家庭。
  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建设幸福家庭,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