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看共享单车治理的 “成都经验”
一面是解决短距离出行,缓解城市拥堵;一面是无序停放、“单车围城”。共享单车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进全国最早出台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意见的城市成都发现,政府搭台、企业担责、社会共治正成为共享单车管理的“成都经验”。
拥抱“单车来了”
去年11月,第一批共享单车出现在成都街头。恍惚一夜间,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就成了街头一景。
面对这一新事物,成都选择了“拥抱而不抗拒”,让新事物先发展。
ofo小黄车西南大区负责人周伟国告诉记者,开始就是由企业投放,没想到政府很快响应,主动询问企业建议、管理的问题和政府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共享单车对交通出行有没有好处,老百姓欢不欢迎?不能急于下定论。作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我们对单车是从观望、了解、再到主动服务的过程。”成都市交管局局长李文胜说。
李文胜家到单位大约4公里,去年底他第一次尝试骑共享单车一直坚持到现在。“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在使用共享单车,为百姓提供了全新的出行方式。”
随着成都共享单车迅猛增长,累计注册用户已超千万人次,日均使用频率4.5次。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骑行研究报告(第二季度)》中,成都城市骑行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小单车”带来了“大变化”。作为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前列的城市,成都的拥堵情况有了较明显改善。
“成都今年约有150个施工路段,我们本来预判拥堵程度会加剧。但共享单车出现后,预期的拥堵恶化没有出现,甚至有所缓解。”成都市交委副巡视员王增勇说。
他说,目前成都日均有400多万人次使用共享单车,与公交运量相当。全市拥堵时长、里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随着单车使用比例越来越高,电动车占比逐步下降,尤其是过去屡禁不绝、非法运营的“黑摩的”消失了约80%。
成都市民刘成象现在是ofo的一名运营维护人员,前几个月他还在开“黑摩的”。一份合法、体面的工作让80多位像他这样的“老司机”,加入了小黄车的运营维护队伍。
共享单车还进入了政府机关大院,成为公车改革后出行的“接力棒”。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大院等28家省直机关划定共享单车停放区,供机关干部和办事群众使用。据ofo运行平台统计,自6月上旬开展共享单车进机关以来,共享单车平均利用率达90%。
求解“单车围城”
新生事物从来都是发展与问题相随。目前成都单车投放总量达到123万辆,上下班高峰,许多地铁站口、公交站周边堆满了单车,侵占了行人道路。节假日,一些热门景区甚至“单车围城”。
3月初,成都市交委、城管委、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形成政府、企业、使用者齐抓共管、有序使用的“共享”服务体系。
“意见首次明确了各方的责任。”王增勇说,政府承担服务、规范的监管职责,企业承担共享单车投放、经营和维护的主体责任,使用者做到文明使用。
规划停车位成为破解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关键一环”。交管局与企业一起规划泊位位置,既保证单车方便使用,又兼顾行人路权,做到合理分配。
“有的是政府主导,有的是我们根据骑行数据,划好位置,再由政府审核。”周伟国说,在成都温江区,全部100多个点位都是基于ofo提出的方案划定的。
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成都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全国首创了“3+7+N”会商制度: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3部门,联合五城区及高新区、天府新区共7个区以及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参加的会商制度,及时解决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周伟国说,方案要求运营企业制定完善车辆运行维护、车辆停放秩序管理、文明用车奖惩、个人信用评价、使用者投诉等相关规章制度,及时报送共享单车投放、运营情况,并将运营车辆和信用评价信息接入政府监控平台,实现共享。
共筑“单车社会”
全国目前共享单车企业近70家,投放超过1600万辆,约1.3亿人次注册,“单车社会”正快速向我们走近。
“单车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创新治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中心战略规划师尹志芳说,政府要做好共享单车的发展定位和顶层设计;企业要增强线下运维能力,履行经营主体责任;用户要文明用车,并带动更多使用者做文明骑行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在ofo后台,记者看到单车分布的实时热力图,从绿色、蓝色到红色,时刻提醒运维人员哪个地方车辆过于集中。
“会展中心周边有单车乱停乱放,请及时派人处理。”这样的信息,ofo成都经理何众的手机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十几条。
微信群是成都治理共享单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成都市交管局副局长刘荣生和城管委市容秩序管理处处长李健手机里,记者都看到了“共享单车管理群”,上到各区主管,下到片区民警、城管、单车企业运维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一条线。
企业的线下运维能力也是提高实时反应的关键。ofo将成都主要城区划分为400多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约2平方公里,专人负责,并跟街道办、交警对接,建立微信群,共同维护网格内停车秩序。
“出现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响应,到场清运或整理。每天早晚高峰我们还有约80个重点维护点、700多维护人员保障转运。”何众说。
“1步单车”部门经理冷雪说,“1步单车”配备了24小时线下运维团队,保证车辆的停放秩序。团队工作人员每人还配备“上帝之眼”系统,能第一时间收到客户报修信息。
创新的治理手段,高效的对接方式,让成都的共享单车有序发展。在成都ofo,记者记录下一组数据:
——中心城区平均每天使用8次,活跃度在全国同类城市位居前列,每天调度超过3万多台次;
——三环内坏车从发现到回收平均在20分钟内,是全国首个做到及时发现并反应的城市;
——报修率仅2%,在全国同类城市最低……
阿里研究院院长、新旅游30人论坛创始人之一高红冰指出,共享单车应该以平台化的治理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治理,在人人共享价值的同时,做到人人共担责任。(新华社 记者齐中熙、樊曦、许茹、赵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