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造假”逃不过被淘汰的宿命

发表时间:2019-02-25 10:44 来源: 责任编辑:

近日,央视一期调查节目揭开了假流量和假数据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原来,现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上动辄突破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点击量和转发量是人为造假,这些天文数字主要是借助可以登录多个微博账号的“外挂”软件完成。(2月24 澎湃新闻)

昨天,几位知名艺人被央视“点名”,不是因为作品优秀,也不是因为得了先进典型,而是因为“流量造假”,这样的点名颇不光彩。近年来,“流量造假”事件频频出现,它扰乱着正常的影视行业秩序,成为影视领域里的一股乌烟瘴气。可无论造假者当时多么春风得意,毫无意外,总会有一种命运等着他们,即被揭穿、被嘲笑,继而被淘汰。

流量造假,害人害己。如果从短期来看,流量造假确实会给一些艺人或作品带来经济或名声方面的利益,但从长远看来,这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极不负责的表现。对艺人自身来说,流量带来的虚名会让他们变得浮躁,从而不再专注于创作,而是投机取巧,荒废天赋和时光;对其他艺人来说,这是一股艺术歪风,不劳而获就能成功,这可能会引起后来者的效仿,造成精品艺术的断档;最后对社会来说,它阻碍严肃创作,让公众带来迷惑,甚至产生信任危机,从而让影视业蒙尘。

既然流量造假贻害无穷,但为何仍有那么多人乐此不彼以身试法呢?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艺德的缺失,二是惩罚措施的缺位。在以前,很多大师名匠们爱名节胜过爱性命,他们把德看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但在经济社会,在金钱的诱惑下,很多艺术从业者崇尚拜金主义,甚至沦为金钱的奴隶,德不配位的现象并不少见。与时同时,社会规则对于艺德失范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惩罚机制,卷土重来者亦比比皆是。

但所有的虚假和失德,终会在时间面前原形毕露。江水滔滔,大浪淘沙,没有一个人能逃过时间的眼睛,它为蒙尘者洗冤,让跳梁小丑现形,让艺术回归常态,让敬业者受到尊敬。大师远去的时代,我们怀念大师,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敬畏大师、敬畏艺术,更要向大师们学习,为艺术增辉!(辛瑾)